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書評: 《伊斯坦布爾》 柏慕克


去伊斯坦堡,你大可以捨棄手中那本lonely planet,隨興而行,卻萬萬不可錯過這部作品。

記得去年讀過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其中一個情節令我印象很深,就是當主角溝口第一次親眼目睹金閣時,他不由自主地將心中的寺院形象——那個從父親轉述而建構出來的寺院形象——與實體重疊,暗下比對後對寺院完美的驚嘆。而在本回憶錄內,柏慕克就充當著父親的角色,把伊斯坦堡帶到讀者面前,企圖在大家心中建立他理解的城市意象。他沒有按地點分類,畢竟這不是旅遊書冊,景點式的介紹(回憶)過於媚俗;也沒有按照時間排序,從小時候一章一節慢慢成長,相信讀者等不及他成年早已棄書;他著墨書寫的是城市的虛無,以及伊斯坦堡人如何在這種虛無當中求存。起初我有點不解,既然建築物只是客體,為何在位者不計劃修輯重建,一洗城市的頹糜,嘗試改寫市民的命運?讀下去才漸漸懂得,因為這些建築物和風景都是歷史中的遺物,廢墟中的殘橋斷壁和破屋子,都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沒完沒了的朝代改換,負載著悲傷的記憶,遠超現代人所能承受的重量。剪不斷理還亂,這些傷痕癒合無門,人民回首卻不得已,只好選擇(其實並沒有選擇)將這些過去保留在建築物上,讓亂處中的芒草和石壁上的青苔為城市隨意添上哀傷,並把哀傷中的美艷轉化成伊斯坦堡一種獨有的情緒——名為「呼愁」 (Huzun)。

這不是作者單方面的解讀,而是拜訪過伊斯坦堡的文哲巨匠皆有同樣的體會,比如福樓拜和戈蒂埃,他們在柏慕克的筆下穿鑿附會,成為有力的見證;加上淒涼的黑白插圖,這邊是凹凸不平的街道,那片是戰火過後焦黑的牆身,令一眾讀者自願地躍進「呼愁」的汪洋,直扺悲傷的深處,享受水壓帶來的窒息快感,掩卷良久也無法自拔。

請不要誤會,我這樣說並不是要害大家患上抑鬱病,只是想誠實地說出個人閱後感受。儘管「呼愁」是全書的要旨,但也不是說整部作品都彌漫著這種慘淡的氛圍,仍有不少篇幅描述伊斯坦堡的趣事,主要是來自這位諾貝爾得主的成長軼事,有一些能自立成為短篇小說,包括較後部分關於「初戀」的章節,浪漫而教人心悸;也有一些帶有人生寓意,不說教,不矯揉,卻發人深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