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懷念我的父親 — 蔡振翔弟兄生平

我的父親,神所愛的兒子蔡振翔,原名萱菁,於一九四零年正月初五出生於越南,祖籍為福建同安。年輕時的父親就讀於知用中學,性格樂觀外向,和很多同學都成為知,至生前仍一直保持聯絡,同時,得到爺爺運動細胞的傳,是一名出色的籃球健將,多次代表越南的華人球隊出外作賽,屢獲殊榮。

高中畢業後,成績優異的父親原本可以順利升學,卻因父母不幸相繼離世,被迫選擇投身社會,從事教師的工作。他先後執教於福德及樹人中學,憑著熱愛教育的天性稟分,別出心裁的教學方法,培育了許多出色的學生。他為人幽默,博學,上課很生動,學生們至今回想起仍舊難忘。

父親爲人師表有十五,桃李芬芳。直到七三年,越戰爆發,政局動盪,當地居民紛紛逃亡海外,父親選擇來香港發展,並從老師轉而從事文職工作。來港後的父親得著神的恩典,認識了兩個很重要的人,改變了他的一生。一是主耶穌基督,七九年父親受洗加入樂道會尖沙咀堂,多年來熱心事奉。另一是我媽媽李健儀姊妹,他們於八零年結為夫婦,並於四年後誕下了我。

作為主內弟兄,他熱愛教會,積極參與事奉,曾三度擔任執事會主席,盡忠侍主。父親對教會肢體關懷備至,深受弟兄姊妹的愛戴,退出執事會後,他仍然參加成人詩班,又教授長者主日學,懷著感恩的心,一直被神使用。

家庭方面,父母親見證著神賜予的祝福,彼此相愛扶持,給我最好的栽培。雖然家境並不富裕,但他們刻苦節儉,養育我,供書教學,直至我碩士畢業。父親培養我多方面的興趣,包括寫作和拉奏小提琴,至今我考獲演奏級的文憑,也仰賴他和母親從不間斷的支持和鼓勵。

退休後,父親過著安穩的生活,每天晨運,欣賞神奇妙的創造,寄情於一草一木,閒時書寫紀錄生活的點滴,上載至雲端分享,他用簡樸的文字寫出寓意深長的句子,引起多讀者的共鳴。

今年四月,父親在我結婚後,確診肺癌,面對如此惡疾,父親毫不畏縮,積極治療,頑強地與病魔搏鬥,最終於八月二十七日下午心臟病併發被接回天家,離開十分安,在地享年七十四歲。

保羅説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父親一生愛主,也愛人如己,在人生路上他已無悔無憾地跑盡了。雖然我有無限的不捨,但相信主耶穌已賜予他公義的冠冕,教我要學習忍耐和盼望,他日必在天家相見!


兒子蔡恩浚敬輓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書評: 《伊斯坦布爾》 柏慕克


去伊斯坦堡,你大可以捨棄手中那本lonely planet,隨興而行,卻萬萬不可錯過這部作品。

記得去年讀過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其中一個情節令我印象很深,就是當主角溝口第一次親眼目睹金閣時,他不由自主地將心中的寺院形象——那個從父親轉述而建構出來的寺院形象——與實體重疊,暗下比對後對寺院完美的驚嘆。而在本回憶錄內,柏慕克就充當著父親的角色,把伊斯坦堡帶到讀者面前,企圖在大家心中建立他理解的城市意象。他沒有按地點分類,畢竟這不是旅遊書冊,景點式的介紹(回憶)過於媚俗;也沒有按照時間排序,從小時候一章一節慢慢成長,相信讀者等不及他成年早已棄書;他著墨書寫的是城市的虛無,以及伊斯坦堡人如何在這種虛無當中求存。起初我有點不解,既然建築物只是客體,為何在位者不計劃修輯重建,一洗城市的頹糜,嘗試改寫市民的命運?讀下去才漸漸懂得,因為這些建築物和風景都是歷史中的遺物,廢墟中的殘橋斷壁和破屋子,都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沒完沒了的朝代改換,負載著悲傷的記憶,遠超現代人所能承受的重量。剪不斷理還亂,這些傷痕癒合無門,人民回首卻不得已,只好選擇(其實並沒有選擇)將這些過去保留在建築物上,讓亂處中的芒草和石壁上的青苔為城市隨意添上哀傷,並把哀傷中的美艷轉化成伊斯坦堡一種獨有的情緒——名為「呼愁」 (Huzun)。

這不是作者單方面的解讀,而是拜訪過伊斯坦堡的文哲巨匠皆有同樣的體會,比如福樓拜和戈蒂埃,他們在柏慕克的筆下穿鑿附會,成為有力的見證;加上淒涼的黑白插圖,這邊是凹凸不平的街道,那片是戰火過後焦黑的牆身,令一眾讀者自願地躍進「呼愁」的汪洋,直扺悲傷的深處,享受水壓帶來的窒息快感,掩卷良久也無法自拔。

請不要誤會,我這樣說並不是要害大家患上抑鬱病,只是想誠實地說出個人閱後感受。儘管「呼愁」是全書的要旨,但也不是說整部作品都彌漫著這種慘淡的氛圍,仍有不少篇幅描述伊斯坦堡的趣事,主要是來自這位諾貝爾得主的成長軼事,有一些能自立成為短篇小說,包括較後部分關於「初戀」的章節,浪漫而教人心悸;也有一些帶有人生寓意,不說教,不矯揉,卻發人深省。

2012年12月12日 星期三

Reviews: Hemingway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Just like Kundera, Kafka, or Calvino, Hemingway is just another cliché among the public. Most people have heard of him, have spoken about him, yet have never tried reading any of him. I must as well confess this is my very first of him, but it turns out to be one of the most moving stories I have ever read. When looking at the cover, with the shabby houses facing the vast blue, I thought it was just an elegy, perhaps philosophical, featuring the loneliness of an average fisherman, on how he lived a nihilistic life on the sea undergoing helpless days without catching a fish. But soon I found out my guilt for underestimating the talent of the Nobel Laureate. First, I saw hope offered by the author, through the undeterred faith and effort of the fisherman fighting with the marlin which took the bait. Rather than soliloquizing, Santiago (the fisherman) spoke aloud on his skiff, reinforcing and reassuring himself the faith in killing the fish, and theatrically reminding the readers how determined he was. The sense of hope was further strengthened as another source, the all-star baseball player Joe DiMaggio, was being coupled to his imagination. (This reminds me of “The Girl Who Loved Tom Gordon”, one of my favourite Stephen King’s; and I am quite sure he wrot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is branch plot.) Based on the fact that DiMaggio’s old man sharing the common vocation, he has been “invented” as a mind mentor of Santiago. This branch has also understated the importance of baseball in US, giving a supplementary remark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author. But then the hope didn’t stop here. After three days and nights of seesaw battling in a guerilla fashion, with an additional Stockholm syndrome suffered by the old man, the fish has become the ultimate source of hope for Santiago. I felt so complicated for the moment when he came off with his prey harpooned. No doubt that was a touching moment, which should be the climax of the story, and once again Ernest proved me wrong. The fish, surprisingly huge, has incited the invasion of some other even larger, life threatening predators – the sharks. With several rounds of devastating attack, one should be tearful to see what Santiago has left: the bones of the marlin and his grievously wounded body. But then Hemingway has confirmed his literary power by ending his novel with the sweetest twist, describing the sudden mind shift of the returner, with his reincarnated state of hope. Finally I cannot help but think of the Freudian model best explaining this stunning journey of redemption: from id to superego, and the old man has found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2012年4月29日 星期日

終於無言的悲哀

若要說個人最喜愛的古典音樂旋律,我會毫不猶豫地想到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ff) 的Vocalise (Op.34,No.14,中文翻作無言曲)。因為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系上耳機,讓憂鬱的旋律沿著輸送線緩緩漫進耳蝸,我就會感到一陣莫名的悲涼,整個彷彿置身在俄國冬日的嚴寒之中,且在蒼然的鄉郊旁,灰暗的天空下,對苟存的生命一種無奈的嘆喟。


如果要從作曲技術層面來分析,幾乎沒有東西可寫,比起其他古典作品,Vocalise 更像一首流行曲,並以三個段落的型式進行。第一段比較婉約,雖然偶有強弱的變化,但終究是平穩的次強(mf),且以極弱作結 (pp)。第二段則是全曲的高潮,旋律飆高之餘,強弱變化也較大。而第三段則是第一段主旋律的重現,然後進入高音部分,最終以極弱的長音結束。


Vocalise 對於小時候的我,只能形容為「很容易入耳」的一首歌,極其量加上一句「而且很耐聽」,不過隨著年歲漸長,事物環境變換,對於無言曲又有別樣的體會,雖然短短的七分鐘,卻充滿著濃厚的人生寓意,三個樂段象徵了三個時段的縮影:過去,當下與未來。樂曲一開始的淡淡然,可以想像成生命中一次突然的回眸,朦朦朧朧,微微下坡的旋律彷彿是一種低喃,呼應著回憶碎片的若隱若現,似有還無。畢竟年代湮遠,只記得一路走來的艱澀辛酸,彼時心瓣出現一絲悸動,想刻意抓住一些細節,卻徒然未果。遂放開心懷回到現實,讓記憶隨著時間沈澱,分崩離析。


現在,驀然回首過後,更需把握生命。此際的心綻放出一股激情的血液,溫熱地流向生活的每個部分。挑戰,擊倒,掙扎,擊倒,掙扎。生活上不斷的競賽,在鬥爭中自我拉扯,滿腔的熱情,比對著上行而漸強的旋律,把生命推上一個又一個的高峰,直到最後站立在崖頂,呼喊出一種歇斯底里的興奮。然而高處不勝寒,登峰後瞬即又要回到低處,當華麗高貴的戰役過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歸順。


往前張看,未來將變得和過去一樣,朦朦朧朧的,茫茫然不知去向。乘坐著生命的列車,看著它駛離中途車站的月台,暗示人生即將進入倒退的下半場,面對著不可預知的社會變革,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身體卻不知不覺地往反方向邁進。爾後的日子剩下多少,我已不敢奢想,究竟能否出現奇蹟,再創一番新事業,然後享受永恆的安息?面對如此種種的問題,我無法回答,只好選擇無言,隨遇而安地等待終結。


想當時拉赫曼尼諾夫寫作的心情也大概如此吧,快將四十歲的他,回憶著過去大大小小的辛酸往事,姐姐索菲婭 (Sofia) 的早夭,父親不負責任的離開,恩師柴可夫斯基的離奇身亡,遭各方反對的家族婚事,演出滑鐵盧的第一交響曲,以及隨之而來的抑鬱症和創作障礙。試問長期生活在絕望之中的他,又怎可能有閒暇去整理記憶,只為了帶來更深切的悲痛?所以治癒的拉赫更積極創作,在俄羅斯國寶級心理醫生戴爾 (Nikolai Dahl) 的協助下,他以驚人的第二鋼恊載譽地重返樂壇,又試擔當著歌劇指揮,集指揮,作曲和鋼琴演奏於一身,鋒芒畢露。蓋棺而論,創作無言曲的前些年, 的確是拉赫的黃金時代。再往後的日子,隨著布爾什維克和十月革命,拉氏被迫遷往斯德哥爾摩,並且永久地失去家園。客身異鄉,縱使把家居佈置成昔年光境, 卻無法敵擋四面襲來的鄉愁。拉氏餘下的作品幾乎寥寥可數,而且悉數都不能登入主流之列,及至最終罹患皮膚癌,拉赫曼尼諾夫至死未能返鄉,甚至連遺體也因為二戰砲火衝擊的關係未能如願安葬在瑞士的居所,長年留在紐約,直到今日,實在是一個悲劇人物。對於創作無言曲時如日中天的他,又曾否想過自己下半生將會落得如斯下場?抑或他早有預感,所以才會寫下這樣悲涼的旋律?在失去了文字的佐證下,恐怕大家也無法回答,惟有細聽著他的音樂,逐步重構他的心情。


這樣的分析或有些許偏頗,畢竟投入太多一廂情願的假設,有過份詮釋的傾向。或者無言曲純粹是拉氏創作的一首發聲練習,僅此而已。然而我想說的是幻想和藝術,本來就是兩樣密不可分的事情。把幻想變成創作,再從作品中加以幻想,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呈現,好些甚至被發揚光大,獨立地變成傳世之作,就如黃家衛的東邪西毒一樣。說到底,對於拉赫的無言曲,我只希望把自己的感覺忠實地寫出來,但求部分讀者的共鳴。況且拉氏的個性沈默,就像文學大師柯慈 (Coetzee) 一樣,從來不會為自己的作品加以剖析,所以更加沒有絕對的答案,悉隨聽眾和表演者的解讀。



最後,和拉赫曼尼諾夫一樣,我們都難免跌進對死亡的幽谷,但我總希望自己能安然面對,終於無言,止於無憾。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奇蹟 (I Wish)


電影節快將落幕,一如既往,總難免有點點不捨的失落。

今年總共看了七場,均屬於不同國家的出品。由於先經過 imdb.com 網站分數進行篩選 , 電影皆有一定的水準。不過若要我選一套最好的作品,我還是不二地推薦日本名導是枝裕和的作品 "I Wish" ,中文暫譯"奇蹟"。

較早之前已經看過導演的其他作品,例如得獎成名作"誰知赤子心" (Nobody Knows) 以及"橫山味之家",本人對於新作委實有不淺的期待。I Wish 的故事情節簡單:主角和同就讀小學的胞弟,在父母離異後各有所投,跟媽媽在鹿兒島生活的哥哥熱切渴望他們和好如初,並經常致電在福崗的弟弟,商討辦法改變現狀。恰巧在化學課中偶然地"聞悉"到奇蹟的產生方法:就是在鹿兒島開往福岡的新幹線“燕子”號和反方向的“櫻花”號交匯閃擦的一刻出現。於是他們計算好列車在熊本相遇,並在當天約上了幾個好友 - 他們各懷著不同的夢想 - 一起目睹奇蹟降臨的一刻,許下各自心中的願望。

計劃要實行當然是困難重重,亦順理地成為了電影的骨幹主軸,例如籌集火車費用,瞞騙老師曠課,以及尋找觀賞高架火車的位置等等,導演因此花了絕大部份篇幅來描述,寫實而且幽默,令觀眾在笑聲中感受到小孩的純真,尤其當他們走在九州的鄉郊中,蔚藍寬闊的天空下,大片金黃的稻田旁,整個畫面象徵著天人合一的純撲。儘管如此,笑聲中也難免心酸,畢竟這些青春早就捨我而去。

結果是排除了萬難的孩子們成功抵達鐵軌旁,等候列車相遇一剎。在曖曖的夕陽下, 兩輛列車擦身而過產生了巨大的氣流,他們都喊出心底最切慕的"宏願":成為明星,跑步快一點,擁有最厲害的爆旋陀螺,諸如此類。唯獨是主角在那一刻,什麼都沒有說,在畫面中,他只留下了一雙放空的瞳仁,和一種難以言喻的失落。

電影的尾聲描述小孩回家,想成為明星的小女孩告訴曾為過來人的母親要決心離開九州,去東京發展明星事業,而主角則依舊和母親同住,安分守己的繼續人生的旅程。

於我看來,導演想說的是:奇蹟已經發生,就在主角撤回他的願望的同時。原來奇蹟並不在於夢想的實現,而是在於對"有些夢想不可勉強"的體悟。或者簡單點說,是轉念之間的成熟。成熟是甚麼?成熟是:有些事我從前得不到,現在已經不想再擁有了的心態。相信這句話套在本片上再恰當不過。人生往往如此,我們訂立了好些目標,然後奮不顧身地追尋,結果在得到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渴望,原來的初衷。

對比之下,小女孩的表現卻象徵了另些夢想,可成真的夢想,需要把握堅守的夢想。女孩從一開始自我懷疑到終曲一刻肯定地向母親表白,反映出這些夢想的特質: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退卻,反倒在深思過後,表現得更加堅定不移,並且一直努力直到夢想成真。

這大概是我個人對電影的理解,希望日後也會在普通戲院上映,讓更多香港人 - 尤其是空忙碌的上班族 - 感受故事的溫馨,細味當中的意義。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Tomas Transtromer 詩選


 
每年諾貝爾獎的文學得主出爐,都總會迫不及待地找他的著作品讀,比如大前年 JMG Le Clezio 的訴訟筆錄,前年 Herta Muller 的風中綠李,去年  Mario Vargas Llosa  的城市與狗等等。狼吞虎嚥過後都忘記得一乾二淨,只記得一些重要的片段情節,有時甚至一知半解,確實浪費了好些時間,以及對作者一種間接的不敬。

所以今年決定一改這個惡習,每一本書都要認真地閱讀。遂在購書網站 bookdepository .com 訂購了今年桂冠瑞典詩人 Transtromer 的詩集,除了是因為價格比較便宜外,也可以趁等待的時間上網先翻閱一下作者的背景,吃一點前菜,呷一口清茶,品嚐正餐就更具風味。

於是每天讀一兩篇,全書花了兩個月時間完成,靜靜的讀,誠實地做筆記。出乎意料的是 Transtromer 的句法並沒有想像中的艱澀,卻在平白的字裡行間感受到他敏銳的觀察力。從日常生活的微小動作到規律的社區節奏,皆藉以他豐富的幻想力詩性地表現出來。浪漫,卻不矯情。

例如收錄在 "半完成的天堂" 詩集裡的 "夜曲" :

....... I lit down ready for sleep. I see the queerest pictures
and signs that crawl themselves behind my eyelids
on the dark's wall. In a slot between waking and dream
a very large envelope tries in vain to push itself through.

..... 我躺下入睡,看見奇異的畫面 
和符號,在我的眼皮裡,它們塗抹著自己, 
在黑暗的牆壁上。在無眠和夢的裂縫裡, 
一個巨大的字母極力推舉著自己,但終於徒勞。 

每晚都縈繞在枕旁靜待入睡的你,曾否把這一刻物化成眼簾後任意作畫的黑板 ? Transtromer 只用要兩行簡短的詩句,給這個時間下了最貼切的定義和比喻。無論是物理上, 生理上,心靈上,都在予以失眠人最深切的體恤。
又例如關於車站,他曾這樣形容:

On the subway platform.
A crowd among billboards
in a staring dead light.

The train comes and fetches
faces and briefcases.

Darkness next. We sit
like statues in the cars
hauled into the tunnels.
Strain, dreams, strain.

 在地鐵月台。
廣告牌中擁擠的人群
在凝視的盲光中。

列車到來,收集
面龐與公文包。

接下來是黑暗。我們
如雕像般坐在車廂之中
被拖入山洞。
抑壓,夢境,抑壓。

(節錄自"旅程", 收錄在"完成一半的天堂",小弟作中文翻譯)

Transtromer 先設計一個大家熟悉的場景,然後慢慢抽身,從一個宏觀的角度描寫事件。上班族的木無表情比對著進站的列車,生物與死物的角色對調。然後來一個小分段,給讀者稍稍掩卷,感受一下如此貼切的形容,來迎接將開啟的旅程。而直述的時間順序,更令我讀得格外舒爽。

當然北歐的寒冷天氣也是詩人的賣點之一,接近三成的篇幅是以北歐的大自然景色為題材,經常籠罩著有一種凄涼的氛圍。讀者藉著文字旅行,往往感到一陣陣蒼然的悸動。

Cold winds hit my eyes, and two or three suns
dance in the kaleidoscope of tears, as I cross
this street I know so well,
where the Greenland summer shines from snowpools.

當我穿過那如此熟悉的街道,
那條街道的水窪閃照出格陵蘭的夏天,
冷風激打我的雙眼,以及兩三個太陽
在宛如萬花筒的淚水中跳躍。

 (取自"橫道線", 收錄在詩集"真理障礙物",小弟作中文翻譯)

 除此之外,Transtromer 的詩性散文 (prose poem) 也甚具趣味,像翻閱著一本本文學漫畫,圖畫中充滿對話和文史哲理,最後也想在此分享個人最喜歡的一篇,來作這篇閱讀報告的終結。

詩集"在黑暗中看見"

The bookcase

It was brought from the dead woman's apartment. It stood empty a few days, empty until I filled it with books, all the bound ones, those bulky tomes. With that act I had let in the underworld. Something swelled up from below, mounted slowly, inexorably, like mercury in a gigantic thermometer. You must not turn your head away.

The swarthy volumes, their closed faces. They're like the Algerians who stood at the Friedrichstrasse border crossing, waiting for the Volkspolizei to check their passports. My own passport lay a long time in various glass cubicles. And the fog all over Berlin that day, it is also in this bookcase. An old despair lives in there, it tastes of Passchendaele and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 the taste, in fact, is older than that. The black heavy tomes –I come back to them – they are themselves a sort of passport, and they are so fat because they have accumulated so many stamps through the centuries. There is one trip, apparently, for which your baggage can't be heavy enough, once you've embarked, when finally you . . .

All the old historians are there, and are invited to climb up and look into our family. Nothing can be heard, but the lips move all the time behind the glass ("Passchendaele" ...). One is reminded of a venerable government office – now follows a true ghost story –a grand building where portraits of long-dead men hang behind glass, and one morning there appeared a blur on the inside of the glass. They had begun breathing during the night.

The bookcase is even more powerful. Glares straight across the zone boundary! A shimmering membrane, the shimmering membrane of a dark river in which the room is forced to mirror itself. And you must not turn your head away.

書櫃

它是從死者的屋裡弄來的。 在我放入沉重的新書前——精裝本——空了幾天,空著。 我因 ​​此把深淵放了進來。 某種東西從底下到來,緩慢但不可阻擋地上升,像一根大水銀柱裡的水銀。 你無法轉身離去。

黑暗的冊子,緊閉的面孔。 他們像站在分界線弗里德里希大街上的阿爾及利亞人,等待人民警察檢查護照。 我的護照很久以前已和玻璃盒子放在一起。 柏林那天的霧也在櫃子裡面。 這裡有一種年邁的絕望,含有帕生達爾大戰和凡爾賽條約的滋味。 比這滋味更老。 黑色、沉重的書籍——等一會兒再說它們——它們其實是一種護照,厚得足以在數百年內收集如此多的圖章。 人當然不會攜帶這些沉重的行李,在他上路前,在他終於……

所有曆史學家都在那裡,他們得站起身,看我的家庭。 沒有話音,但嘴唇在玻璃背後不停地挪動,你會想到一個老掉牙的官僚機構(現在已被一個鬼故事盯上)。 一幢大樓,金框玻璃後掛著死者的肖像,某個早晨玻璃內側結滿了哈氣。 肖像在夜間開始呼吸起來。

但玻璃櫃更為奇特。 目光橫跨過分界線! 一層閃光的薄膜,一條房屋必須映照的黑河上發光的薄膜。 你無法轉身離去。